2011-03-16

可怕的不是核辐射,而是恐慌本身

现在应该是一个普及核知识、建立起必要的核事故防范机制的契机。我国也是一个核能利用大国,但由于发展也不是太久,普通民众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无疑还是很 不够的,很容易由于缺乏正确认识而产生恐惧感,听风便是雨,民众和各个部门,都需要补上这一课,增加安全防范知识,健全及时有效的应急机制,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日本大地震及由地震触发的海啸,几乎吞噬了日本多个沿海城市,更加令人不安的是,自12日来,福岛第一核电站4个机组接连发生爆炸,核泄漏情况加剧。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时于首相官邸发表告国民书,要求在核电站20公里至3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也要做好防止核辐射的准备。同日,东京地区检测到放射性物质辐射量超过正常标准,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核辐射量已超过往常20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表谈话说,目前的这些核辐射量不会 对健康构成危险。

面对这种前所未见的情形,与日本一衣带水、近在咫尺的我们,在关注日本震后情况、心系灾区灾民的同时,这些天,也开始担忧这样的核泄漏会不会影响到我们,一些网络或者手机短信中,这方面的信息开始流传。面对这样的事情,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这不仅体现了一种人类最基本的理 性自保,而且从有利的角度来说,对每个人来说,也是一个提前的预警,保证自身不受伤害。但是过分地忧心忡忡,则是没有必要的。

诚然,恐慌往往是来自于对某一方面的知识的匮乏,加上信息不对称,人们才容易没有了自己的独立判断,听信道听途说的各种小道消息,然后惊慌不已。但从这些天的相关信息 发布情况来看,日本有关方面的确做到了信息发布透明、及时,社会动员和疏散也都临危不乱,我们国内的政府部门与媒体也在密切地关注,各方面的消息都在最大程度地呈现真实情况。有了这一点,很多小道消息,完全可以不攻自破,止于智者。

曾经一些不良心态,带给我们很多反思。联想起2003年SARS病毒流传的时候,也是很多人恐慌不已。但是通过那次事件之后,一个完整的应急机制构建了起来,因此到了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凶猛而来的时候,大家再也不感觉到恐慌,都能够从容面对。同理,现在应该是一个普及核知识、建立起必要的核事故防范机制的契机。

不管是多么巨大的灾难与危机,生活总还是要继续。正如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美国大萧条时期说的那句名言:"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所以,在这样的一场危机中,可怕的并不是核辐射,而是那些被放大的或者甚至是莫须有的恐慌本身。

没有评论:

中文调查网
第一调查网清研网
聚宝箱 积沙成塔 乐调网 ePanel益派调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