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的斯品牌"513MPE"型自动扶梯在北京出事后,上海地铁已经全面停止使用同类型的22台自动扶梯。
昨天上午8时50分左右,上海地铁3号线曹杨路站上海火车站往上海南站方向,一部站厅上行至站台的"奥的斯"自动扶梯,突然停运。事发时电梯上乘客不多,地铁运营方表示,目前暂未收到人员受伤报告。此次上海出事的自动扶梯,是"奥的斯"另一合资品牌。
前晚9时10分左右,由港铁运营的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B出口一上行扶梯运行至1/3处后,突然停顿后逆行,扶梯上的乘客猝不及防摔下,4人受伤。发生事故的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B出口扶梯,昨天已被封闭。
此次发生事故的扶梯为CNIM品牌。法国CNI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运输设备制造商之一。
面对这一连串的事故,许多人心里充满疑问:我们的电梯究竟藏了多少安全隐患,事故频发背后暴露出哪些深层次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无论是电梯产量还是拥有量,高居全球榜首。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电梯约163万台,且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其中扶梯、客梯增长尤为迅速。
但在生产环节质量控制不严,采购环节极力压低价格。彭金声说,一些厂商出了所谓"经济型"电梯,一些功能被简化,隐患也必然增加了。
而维保环节敷衍了事走过场。彭金声等专家在调研中了解到,北京某小区中共有7部电梯,每部电梯每月维保费用为300元,7部电梯一个月是2100元,而这点钱都不够给一个合格的维修工开工资,更不用说还要保养更换零件等。
几 天前,北京地铁电扶梯逆行,酿成了20多名乘客受伤、1名乘客因抢救无效死亡的惨剧。这一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就在人们尚未从惊愕悲伤之 中恢复过来时,7月9日晚,深圳地铁内的电扶梯又发生逆行事故,造成4人受伤。离奇的是,出事公司7月5日表示,电梯已全部通过验收。如此不靠谱的安全状 况,如何让公众平静?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面向的是大众,如此关键的公共设施频出质量问题,真是让人揪心。
在公共服务行业中,"生命至 上"、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是头等大事。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重大伤害。确保安全应该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行业意识、最起码的行业道德。如此频繁的电梯运行 事故,让人们对每天都在运行的成千上万部电梯的安全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不难看出,这样的事故造成的恶劣影响,远远不止于事故本身。
这 次安全事故,牵涉到产品质量问题。对于像电梯这样的产品,发生事故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生产厂家在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上,应该慎之又慎,严格把好质量 关,理应做好多重防护,避免出现那"万一"的问题。地铁电梯频繁使用,安全检查更是应当常抓不懈,切不可掉以轻心。从一些报道中可知,北京地铁出现事故的 奥的斯电梯在设计和制造上可能存在"破绽",使运行风险加大。深圳地铁出事电梯是法国CNIM公司生产的,目前,事故仍在调查之中,人们期待着早日查明真 实原因。如果证实事故本身是人为因素造成,那么绝不可原谅。对那些不对公众、社会负责的企业,必须让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在公共安全问 题上,相关监管部门还须切实承担起责任,对产品质量的管理监督,不能有毫厘疏漏。公共服务能力是从细小的事情中体现出来,是否真正具有"以人为本,执政为 民"的理念,也是从日常生活中得到验证的。深圳事故扶梯到底是如何通过安全验收的,人们不禁要在心里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相关监管部门应从事故中认真总结教 训,认真核查产品的质量检验档案,找出问题根源,查清责任。在安全质量问题上,任何企业都没有特权,任何相关部门也没有推诿的理由。因为,生命和血的代价 让我们认清了一个事实,安全和质量监管决不能因有光鲜的"外衣"而放松丝毫。
摆在眼前的无情现实,再次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在涉及公众生命安全的问题上,决不能放任形式主义的敷衍,决不能容忍漠视生命的行为和态度。无论是企业,还是有关管理部门,都应切实认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高度谨慎,高度负责,应是对待一切公众安全问题的常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